巴生兩千素粽 心意送照顧戶:
巴生慈濟志工在2012年6月30日動員七十人,包裹了兩千粒娘惹素粽,送給一百八十五戶慈濟華印裔照顧戶。雖然端午節已過,但不減志工想要與照顧戶結緣素粽的心意。
6月30日,早上七時半,鍋鏟聲夾雜著人聲,巴生支會會所外的走廊熱鬧滾滾。這邊廂量米秤餡料,那邊廂鍋鏟鏗鏘炒著大米,大家各司其職,為今天的早晨注入了生氣。雖然端午節已過,但不減志工想要與照顧戶結緣素粽的心意。
◎ 炒出人生道理
身著圍兜兜,頭戴頭巾,三五個男眾志工圍著大鍋下料炒米。
負責炒餡料的志工郭糧鳴因熱氣而汗流浹背。“娘惹素粽的佐料很多,我們不能一次過下鍋,要有步驟,這樣就能炒出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配料了;就好像我們做人,只要腳踏實地,按部就班,就會看到一路的美麗風景。”
動手炒餡料也能炒出一個人生道理,郭糧鳴總是把握時間付出,發揮他的良能,從做中學習如何好好做人,而志工的合心更是他敬佩和學習的。“看到大家那麼合心做,心裡真的很感動,只希望照顧戶可以感受到我們的心意。”
身為實業家的林志勛打理一間頗具規模的家私廠,他在百忙中撥冗來幫忙炒米;第一次拿大鍋鏟的他,炒得歡喜:“希望照顧戶吃得歡喜,那麼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。”
◎ 把最好的呈現給照顧戶
李雪殷帶著侄女一起來幫忙裹素粽,看到大家那股熱誠付出的精神,感受現場和諧共同付出的氣氛,所以就算雪殷只是負責把粽葉擦干如此簡單的工作,她也做得很歡喜很自在,更期待明年再來付出和參與。
裹粽的另一角,認真給予指導的顏碧雲老師,參與慈濟活動有年;烘焙功夫一流的她,在志工的推薦下到社教中心當起了烘焙老師,顏老師也在現場傳授裹素粽的撇步。
“如果自己都做得不好,我如何去要求我的學員呢?”帶著無私分享的精神,她和大家一起學習,就是希望能把最好的呈現在照顧戶眼前。
◎ 新鮮素粽有著眾人的心意
“贈素粽予照顧戶是巴生支會近年來的活動之一。除了華人本身,也希望其他種族可以了解端午節的傳統,這也是一種文化交流。贈予娘惹素粽,是為配合華印照顧戶的口味,不會顧此失彼,去年的回饋也證明了它獨特的口味獲得大家的青睞。”志工黃慧莉說:
巴生志工逢佳節不忘照顧戶,應節的禮品更是不可或缺,縱使端午節已過,志工依然騰出時間裹素粽與照顧戶結緣,讓他們也能品嚐華裔的食品。
因此,大家趕在每月慈善日要拜訪照顧戶的前一天,備料炒料裹素粽,新鮮的素粽把眾人的心意跟大家分享。
◎ “粽”結善緣
7月1日下午,志工帶著一串串素粽拜訪照顧戶陳經深。剛睡醒的他接到志工送上的娘惹粽,當作午餐吃了起來。
得知素粽是志工親手的製作,他很感動:“謝謝大家的一番心意。這個娘惹粽真的很好吃,很夠味,可媲美外面的粽子哦!”
患有小兒麻痺症的他,曾經風光過,和妻兒過著幸福的日子。不料一場經濟風暴打擊了一家的生計,日子過得困苦。
慈濟志工於三年前開始接觸這戶人家,並定時關懷,一路走來也建立起家人般的感情。逢年過節,皆送上禮品,噓寒問暖的動作總是讓他很感動:“感恩慈濟這三年來的幫助,沒有你們的協助,我們的日子一定很難過。”
看著陳經深吃著粽子歡喜和幸福的表情,大家付出的心血就值得了。
●
兩千粒的娘惹素粽,代表著兩千顆愛心。志工們無私和歡喜的付出,終究也獲得了照顧戶的真心回報。
巴生慈濟志工在2012年6月30日動員七十人,包裹了兩千粒娘惹素粽,送給一百八十五戶慈濟華印裔照顧戶。雖然端午節已過,但不減志工想要與照顧戶結緣素粽的心意。
◎ 炒出人生道理
身著圍兜兜,頭戴頭巾,三五個男眾志工圍著大鍋下料炒米。
負責炒餡料的志工郭糧鳴因熱氣而汗流浹背。“娘惹素粽的佐料很多,我們不能一次過下鍋,要有步驟,這樣就能炒出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配料了;就好像我們做人,只要腳踏實地,按部就班,就會看到一路的美麗風景。”
動手炒餡料也能炒出一個人生道理,郭糧鳴總是把握時間付出,發揮他的良能,從做中學習如何好好做人,而志工的合心更是他敬佩和學習的。“看到大家那麼合心做,心裡真的很感動,只希望照顧戶可以感受到我們的心意。”
身為實業家的林志勛打理一間頗具規模的家私廠,他在百忙中撥冗來幫忙炒米;第一次拿大鍋鏟的他,炒得歡喜:“希望照顧戶吃得歡喜,那麼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。”
◎ 把最好的呈現給照顧戶
李雪殷帶著侄女一起來幫忙裹素粽,看到大家那股熱誠付出的精神,感受現場和諧共同付出的氣氛,所以就算雪殷只是負責把粽葉擦干如此簡單的工作,她也做得很歡喜很自在,更期待明年再來付出和參與。
裹粽的另一角,認真給予指導的顏碧雲老師,參與慈濟活動有年;烘焙功夫一流的她,在志工的推薦下到社教中心當起了烘焙老師,顏老師也在現場傳授裹素粽的撇步。
“如果自己都做得不好,我如何去要求我的學員呢?”帶著無私分享的精神,她和大家一起學習,就是希望能把最好的呈現在照顧戶眼前。
◎ 新鮮素粽有著眾人的心意
“贈素粽予照顧戶是巴生支會近年來的活動之一。除了華人本身,也希望其他種族可以了解端午節的傳統,這也是一種文化交流。贈予娘惹素粽,是為配合華印照顧戶的口味,不會顧此失彼,去年的回饋也證明了它獨特的口味獲得大家的青睞。”志工黃慧莉說:
巴生志工逢佳節不忘照顧戶,應節的禮品更是不可或缺,縱使端午節已過,志工依然騰出時間裹素粽與照顧戶結緣,讓他們也能品嚐華裔的食品。
因此,大家趕在每月慈善日要拜訪照顧戶的前一天,備料炒料裹素粽,新鮮的素粽把眾人的心意跟大家分享。
◎ “粽”結善緣
7月1日下午,志工帶著一串串素粽拜訪照顧戶陳經深。剛睡醒的他接到志工送上的娘惹粽,當作午餐吃了起來。
得知素粽是志工親手的製作,他很感動:“謝謝大家的一番心意。這個娘惹粽真的很好吃,很夠味,可媲美外面的粽子哦!”
患有小兒麻痺症的他,曾經風光過,和妻兒過著幸福的日子。不料一場經濟風暴打擊了一家的生計,日子過得困苦。
慈濟志工於三年前開始接觸這戶人家,並定時關懷,一路走來也建立起家人般的感情。逢年過節,皆送上禮品,噓寒問暖的動作總是讓他很感動:“感恩慈濟這三年來的幫助,沒有你們的協助,我們的日子一定很難過。”
看著陳經深吃著粽子歡喜和幸福的表情,大家付出的心血就值得了。
●
兩千粒的娘惹素粽,代表著兩千顆愛心。志工們無私和歡喜的付出,終究也獲得了照顧戶的真心回報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